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李馨)“栽葱、锄草,入社、分红,我在合作社里干得很开心,很顺心!”在山西省灵石县段纯镇王家洼村辉杰旺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旱地大葱种植基地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华云珍一边忙着除草一边说。
“今年雨水比较充足,大葱长势也好,这两天正好赶上雨水好,大家赶紧栽一下、锄一下,争取年底有更大的收益。”王家洼村村委会主任杨俊辉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抢抓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节,组织村内的10余名贫困户在大葱种植田内劳作,大家干劲十足。
据王家洼村党支部书记牛瑞杰介绍,该合作社是于年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周边百姓脱贫。成立以后,合作社结合当地的水土条件,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旱地大葱种植产业,借助段纯镇每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副产品直销会活动,当年丰收的高品质大葱全部销售一空,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通过特色产业脱贫增收的积极性。
“你别看栽葱、锄草这些活很简单,但它总是一份工作,去年分红得了块钱,我挺知足的,现在越干越有劲儿!”华云珍说道。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年,该合作社共种植大葱5.33公顷,村集体和贫困户收益可观,极大地带动了全村的积极性。今年又增种了3.33公顷大葱。
“有岗位、能赚钱才会吸引更多人回家,我们村子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大家一起奔小康!”牛瑞杰说道。
目前,灵石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真正从贫困中“走”出来,走上了一条稳稳的幸福路。灵石县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张耀伟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拓宽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增收渠道,自年起,灵石县扶贫开发中心制定了精准扶贫培训实施方案,面向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创业培训等各类精准扶贫培训,截至目前,接受培训人数达到了余人。”
与此同时,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结合全县农村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依托合作社创建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努力探索特色产业脱贫的路子,形成了中药材、设施蔬菜、核桃、规模养殖、杂粮种植五大特色产业,培育出了一批“品牌社”。
记者了解到,其中,英武乡赵家庄村坤润农林专业合作社通过代养分红模式,先后承担了名贫困户的脱贫任务,目前有近20名贫困群众在这里就业,月收入到了元以上;王禹乡牧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王禹乡6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人,其中托养入股分红吸纳贫困人口80人,打工就业消化贫困劳动力20人,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带动贫困群众35人;富民鼎盛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两渡村全体贫困户及周边村部分贫困户共计户脱贫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涉及扶贫的企业和合作社共有个,带动贫困人口达人。他们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引导优秀人才、农村能人干事创业、带贫益贫,在全县形成了中药材种植、设施蔬菜、核桃种植、规模养殖、杂粮种植5大特色产业。据张耀伟介绍,下一步将继续鼓励支持全县产业扶贫项目,提高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扶贫机制,延伸产业链条,确保贫困群众能够持续稳定增收,同全县人民一道走向小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