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乡灵石旅游

灵石县

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昌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天石”镇宝

灵石县名是有来历的。在前往灵石县城之前,就曾听灵石县的诗友们说过这个名字的由来的,但只是一知半解,并未放在心上。傍晚安顿住下后,县文联副主席王俊才老兄对我们说:你们可以到对面公园看看那块灵石。于是我们一行几人便在晚饭后欣然前往。在宾馆对面公园的灵石亭,我们终于见到了那块作为灵石县宝的巨大陨石。这是一块铁陨石,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约1.5米,陨石通体上下布满大大小小的孔洞,表面大部分地方被人们的手抚摸得光亮如镜,一股股灵气仿佛不断从孔洞涌出。随行诗友们纷纷在这块“灵石”前拍照或合影留念。

据文献记载,这块大陨石是隋文帝开皇十年(年)北巡太原,在灵石段的汾河峡谷开道时挖掘出来的。传说这块陨石被挖出来时,身上的纹络显现出“大道永吉”四个字,隋文帝闻听后十分惊喜,以为是国之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下旨划地置县,以石命名,就叫作灵石县。据此推算,灵石建县己有多年了。一千多年来,这块“天外来客”日日夜夜矗立在灵石县城,就像一颗星球的眼睛,目睹并见证着灵石大地的兴衰荣辱。

民间传说这块天石能镇水灾捍城垣。灵石地处汾河要冲且地势低凹,但千百年来不论发多大的洪水,灵石县城均未受到灾害,就是因为有这块灵石庇护。所以灵石人民奉这块陨石为神石,奉年过节都要顶礼膜拜,祈福求运。据说在日军侵华时期,有个在灵石驻扎的日本军官想把这块灵石挖出来盗运到日本去,但派人挖了很多日子也未找到这块巨石的根部,惧于其神威,只好作罢。可见这块神石始终与灵石县是有缘的,可以说是灵石县的镇县之宝。

“晋善晋美晋中,灵山灵水灵石”。这块灵石,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正在日益显现,必将庇护灵石县的经济文化日益昌盛发达,带给灵石人民更多的福祉!

名字由来

在灵石县文化中心右侧,有一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苍,声铮铮,当地人称其为灵石,常来此焚香祈福,灵石县的名称因此而来。灵石县景如其名,钟灵毓秀,地优景美。

别看灵石只是一个小县,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可一点都不差。想要玩遍灵石,备出三天时间是完全有必要的。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集大成者,历时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和一家商业街。王家大院的建筑规模之大,被人们称为是山西省的紫禁城,更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期的前堂后寝的建筑风格,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山西大院众多,王家大院能在众多大院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建筑特征。王家大院中的主要建筑群分别是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建筑形式分明,规模壮大。

除了院落布局和建筑,王家大院中的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艺术也值得一看。不光是布局上的体现,这些建筑细节上的用心之处才更能体现当时王家的社会地位。

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jt/120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