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梁佳华治水广为流传的灵石故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治水

梁佳华搜集整理

相传四千多年以前,现在的太原盆地是一个水连天,天连水,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湖。担任由夷、夏等几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的大酋长是舜。他看到一遇暴雨,湖水四处漫溢,吞噬大片田野和村庄,人们叩头祈祷的凄惨情景,立即差鯀去组织人治理。在治水中,鲧用了拦截中游河道的办法,结果河岸决口,造成更大的水患。舜派人把鲧抓回来,在部落联盟会议上宣布处以死刑,接着又让鯀的儿子禹前往治水。

▲禹(山西日报:张凤仙画)禹认真总结了父亲“以塞为主”的教训,决定采用“以导为主”的方法,根治水患,解救万民。他告别了刚刚新婚的妻子,远离了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翻过山丘坡岭,顺着湖水南下,沿路查看水势和地形。当他来到灵石县河西的一个村庄时,只见三弯口处,横立着一道巉岩石壁,堵住了漫漫湖水,由于地势低下,上游湖水象脱缰野马一样直逼石壁,激起排空的浊浪,然后又溢向上游。“啊,毛病原来就出在这儿。”如何才能把这滔滔湖水引走呢?大禹发愁了,看着,想着,看着,想着,慢慢靠墙根睡着了。朦胧中,他梦见一个老太太把大瓮放在面前,拿瓢往里舀水,眼看瓮里的水就要溢到身边了,只见老太太用铁锤朝着瓮边用力一击,瓮被打了个大口子,水“哗”地从缺口流出……禹醒来,心想,眼下的地形,不正是和梦中的瓮一样吗?只要打开一个缺口……他高兴的立即起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众乡亲,让大家连夜准备镐锹,直奔三弯口处,开山凿石,导流疏水。▲灵石三弯口(灵石:梁清亮摄)▲大禹带领民工十三年艰苦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三弯口石壁打通,滔滔湖水欢畅奔腾,浩浩荡荡注入黄河,空出了广阔的平原大地,即太原平原。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三弯口石壁终于被打通了。湖水从谷口欢畅奔腾,浩浩荡荡地注入黄河,空出了广阔的平原大地,广大人民纷纷“降丘宅土”。古代把汾河流域称之为“太原”。到了春秋后期,才把太原这个名词,专属于今天的太原地区,后唐侯在此筑城,因临晋水,故称“晋阳”。从此,便留下了“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佳话。又记: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患,解救了万民的痛苦,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舜的信任。舜见禹大公无私,功盖天下,就把帝位禅让给禹,禹成为夏代的开国君主,后人尊禹为“大禹”(亦称夏禹、戍禹)。这就是我们先人传下来的大禹治水的美谈。▲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三弯口),空出晋阳湖”之地(灵石:梁清亮摄)夏门村距“灵石口”(三弯口)约五里地,因大禹治水打通的一道石壁,所凿之处恰似“门”状,为纪念大禹,故将治水之处三弯口北汾水湖边的这个村庄命名为夏门(见《灵石县志》)。于是中国历史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第一个有据可考的朝代:夏朝。而“夏门”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开启夏朝之门、开启华夏之门的钥匙。

▲为纪念大禹,故将治水之处三弯口北汾水湖边的这个村庄命名为夏门(见《灵石县志》)。图为汾水河边的灵石县夏门村。

▲照片说明:灵石摄影爱好者李爱萍陪同北京摄影俱乐部影友菲诗老师摄。原载《山西农民》报年3月26日第期《向阳花》第79期又载《灵石文化》年6月第2期又载晋中地区群众艺术馆年《民间故事集》第70页又载《星期天》总第一七九一期《三晋史话》专栏入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晋中民间故事集成》第3页又载《山西民间文学》年第1期总第55期《山西民间故事集成》作品选第28页入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第45页

作者简介

梁佳华灵石县夏门村人,山西省13名廉吏之一、清代道光年间京畿道监察御史梁中靖嫡系世孙,梁子言之后。山西日报社主任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大典》责任编辑。年,山西省委奖励晋升一级工资。著作有《一袋烟小说选》及小说《老公公与儿媳妇》《彩礼》,诗歌《风雪中踏焦裕禄走过的脚印》《彩云捎话中南海》《心儿向着四化飞》,散文《我爱山丹丹》《灵石县城的“泮池”》《难忘胡老(正)一片情》《胡正替我们写材料》,通讯《补偿款成了“唐僧肉”》《我省两部文化精品成书被尘封》《百尺楼前追思清官梁中靖》和民间故事《治水》《汾河鸣湍》《介庙松涛》等,与徐炳林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梁中靖砸印》。民间故事《治水》《汾水呜湍》收录《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诗歌、散文、小说文学作品分别收录《汾畔星光》灵石文学七十年优秀作品选“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撰写有梁中靖家族系列文稿:《百尺楼前追思清官梁中靖》《历史铭记百姓传唱》《梁中靖家族的责任与贡献》《梁中靖家族重教育人的故事》《教师中的楷模公仆中的典范__灵石县首任文教县长梁子言的革命人生》《夏门古堡“棲吾身”院记事》《道光帝为昭雪民女赵二姑书写牌坊挽联》等刊发于《山西日报》《人民日报》《发展导报》《三晋都市报》《史志山西》《太原晚报》《太原道》《太原日报》和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赵树理研究》、山西省政协《文史月刊》《汾水文化》等报刊网络。.

梁佳华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lp/11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