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中学的起源冀宁道立灵石初级中学
灵石中学创办于年(民国三十二年),当时,灵石县属山西省冀宁道(临汾)管辖最北的一个县。灵石城内的郭翥亭、赵怀仁、张玉书……等知名人士得知当局决定在北部管辖区办一所中学的信息后,经多方周折,将中学办在灵石,定名“山西省冀宁道立灵石中学校”。校址设在原“灵石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旧址。(现在一小学校址)
中学校首任校长是段锡森(北师大国文系毕业生),教师有:张士杰(北师大数理系毕业生)、曹玉蓉(北师大国文系毕业生)、王休之(北师大西文系毕业生)、赵云峰(山西大学毕业生)、杨元昌(清优禀生员)、王文良(太原第一师范毕业生)、张士陶(太原师范毕业生)、程伯武(北师大西洋文学系毕业生)等人,还有国术教师曹鸿庆和校医阎瑞麟。当时学校的教学管理参照了北师大的一些管理方法。学生全部在校住宿,要到星期六下午才准回家,星期日上晚自习前必须到校。
学校管理机构设:教导处、庶务处、训育处、校医室。学校组织有监护队——选择学习成绩好、在学生中有威信的学生担任监护长和监护员,来照顾年纪小的学生和劝阻打架的学生,以维护学生日常纪律。
学生大部分来自洪洞、赵城、霍县、灵石,亦有少数是介休籍,绝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好,学得主动。学校实行三年制(秋季始业),每学年度招收两个班,学生人。到年共招六个班,学生计人,专职教师13人。课程设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英文、植物、动物、农业、音乐、体育、美术、国术等科。
学校初办,实验仪器和体育器材都很缺乏,教师、学生只能在课本上下功夫。
(转自:(今日头条)看晋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