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游船
山龙,为山景赞叹的一瞬间
呵呼出这一片内陆湖面
摇金晃银的波光,南天门重组
邀请着神态各异的崖柏群
凉风习习,水平面跳出山的舞蹈
等一刻雾起,白衣菩萨踏云而至
看舍身崖孝母应诺的飞身壮举
被一句忠告遏止
“活着才能尽孝”
湖面,是一张大屏幕
游船,满载着龙的传人们
水车
吱吱咕咕的,像发出一声声叹息
水车辐轮,慢悠悠的忽闪山的美景
远看静止不动,近看却日行千里
河沟里的碧清,一槽一槽地汲提机巧
游人用长着童心的手,撩起庄重的唐宋
原先喜欢丰产的田地,变成农家乐的菜谱
单调而古朴的旋转,一定有运气蕴含
稚拙而笨重的历史,一定有玄妙闪烁
青龙瀑
碧青的骨骼,滑湿透亮
刚劲伟岸被柔和包装着
飞泻而下白色,同样
是用柔美表达着悲壮
相机,把一群丽人拢进“茄”态
流动和声响,卡在相框之外
一棵孤立的树,站在不远处瞻望
腐朽的视线里又长出新的视线
在另一个时间段,告诉丽人们的后代
你们的美以及心底的绿色是有依据的
一批水,只有一批水的精彩
短暂的立体悬挂之后,就沉入平静
镜面似的,经过徘徊和回顾
就悄悄往沟外游走,也许还有精致一幕
青龙日日夜夜都在青春飞扬
源源不断的热血等待着它澎湃
正像新一批丽人转换成再一批丽人
只要经过龙水的洗礼,骨骼会一直硬朗
把自己制造成一道风景
把风景融化成一种自己
天河
小时候,一直喝着这种水长大
并不知道它们是从龙窝里淌出来的
从腾龙阁起飞以后,云彩便龙性十足
在平安台降落后,开始新一轮的休养生息
孝文帝和宋太祖在这里部署战略
日后穿着龙袍稳坐在史书里定格
天河从龙窝里出发奔向黄河
喝着它的乡里人都注满了龙元素
勤奋地种田耕地,倔强地为人处事
常爱把自己摆进辩证事态的氛围里
天河的俗名叫仁义河
仁义并不是善良和软弱的代词
而是天理人事的演算方式
孟繁信,年生,灵石县南关镇仁义村人,年毕业于太谷师范学校。民盟盟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晋中作家协会副主席,晋中诗歌学会副主席。曾任县文联主席,县作协主席。著有诗集《没有经验的成长》《低空滑翔》,散文集《包容的感动》《百物心语》《斑驳的阳光》《后头街:野性的智商》,报告文学《从逃荒路上走出来的院士》《含着泪水微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的形式》,长篇小说《低谷回音》等13部,发表和出版万字文学作品。四次获“晋中文艺精品奖”,获第四届“晋中文学奖”;散文《膏山龙谷》获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斑驳的阳光》获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的大赛奖。出席第五次、第六次山西省作家代表大会。小说《回头峰》被近期《中国作家》刊登,并列入山西百部长篇小说创作系列。
来源:灵石县文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