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你瞧,有那么多的人会在毕业后回母校找当年的风景。如果您曾是灵中的一份子,就来看看记忆里的青春;如果你不曾是,也欢迎您来赏赏灵中的美景。
1.灵中校园十二景之——灵石
据光绪《黄岩县志》载:“灵石山在县西四十五里,与乌岩相接,以甘露降,名甘露寺。”《寰宇志》引《临海志》记云:山上有寺,当孙恩叛,毁材木以为船舸。忽有石从空中自然而落,贼受伤去,故号灵石,或云此石自西北飞至,故名。宋谢伋当隐焉。”
“飞来灵石”宽高各约6米,长约12米。
2.灵中校园十二景之——古寺
灵石寺大殿始建于晋隆安二年(年)重建于清乾隆十一年(年)。其“42根六边形的大石柱抬梁结构”世界无双。
3.灵中校园十二景之——寺塔
灵石寺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为楼阁式砖木建筑,塔高21.1米原有两座,六面七级,东塔毁于清初,今仅存西塔。
4.灵中校园十二景之——白莲池
南宋时,谢克家、谢伋父子隐居时在此,掘地为塘,引水为池,并种植满塘白莲,故名白莲池,据说最初是放生池。
5.灵中校园十二景之——石桥
原灵石寺放生池上的石桥,掩埋于泥土中多年,今重新架于荷塘之上。
6.灵中校园十二景之——月潭
与白莲池遥相呼应,以"方正质朴大气和谐"的校训激励灵中学子完善自我。
7.灵中校园八景之——灵石书院碑记
同治九年,岁次庚午孟冬上浣,吴县孙熹撰书并篆额,生员吴盐符映台监刊,池其炳勒石。应符映台后人提议,学校于年组织新建了“振育亭”,将灵石书院碑记置于其中,上书楹联“立志仰酬国家,躬行振育人才”和“先贤名胜地,群彦国桢园”。8.灵中校园十二景之——润畦亭谢公曾将灵石一亭命为“润畦亭”。今于校古木丛生之处筑亭,追慕谢公风采。
9.灵中校园十二景之——岔路口
生命里有无数岔路口均需我们且行且思,向左?向右?
10.灵中校园十二景之——艺苑
虽地处偏僻,仍希望能为学生搭建艺术平台。在艺苑,赏画、习书,艺术的大门会为你打开。
11.灵中校园十二景之——古树群
千年古樟,隋朝种植,距今已有多年。12、灵中校园十二景之——灵鸟
赤腹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乌鸫
红嘴蓝鹊即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鸟。
斑头鸺鹠,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通常营巢于树洞或天然洞穴中。
校内绿树成荫,枝叶葳蕤,相映成趣,引得无数鸟儿在此安营扎寨,珍稀鸟类也不在少数。
有没有瞧的心动?趁着假期来看看吧!
摄影:储伏龙黄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