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
景区工作人员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
坛镇乡工作人员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登记
学校工作人员查看宿舍打扫、消杀记录
学校工作人员整理防疫物品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反弹,特别是受德尔塔新冠变异病毒影响,疫情防控警报再次拉响,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持续增大。为此,灵石县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再分析、再研判,对进一步做好防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督促,采取最严厉、最果断的措施,精细组织,迅速有力抓好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在景区景点、室内场馆,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限流、预约、错峰等防控要求;在社区、乡镇,需做好病毒消杀、宣传引导、全面排查等防控工作;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时,工作人员及市民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积极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工作分梯次有序推进……灵石县各部门紧密配合,用实际行动织牢织密疫情防控“防护墙”。
景区: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打造安全旅游环境
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证广大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灵石县各大景区提高防疫等级、从严从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为游客提供安全的出游环境。
“您好,请在这里登记信息,并出示您的行程码和健康码。”在灵石县红崖峡谷景区,记者看到景区设立了疫情防控检测站、党员标兵服务点和志愿者服务点,所有进入景区的游客都需在服务点接受体温检测、信息采集等必要措施,经查验合格之后,方可进入景区。
红崖峡谷景区副总经理程建宏告诉记者,景区严格执行门票预约、限流、错峰出行制度,查验游客健康码、行程码,双码为绿色才可以进入景区,针对省外游客,他们需要提供48小时之内的核酸检测报告。此外,工作人员会及时提醒游客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据了解,面对疫情新形势,灵石县各主要旅游景区科学管控、精准施策,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测温、验码、登记”等要求,确保每一位游客的信息完整准确、可查询可追溯。同时,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结合各自实际修订完善方案预案,细化响应流程、应急措施、处置规范等具体内容,确保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快速启动、高效处置。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在石膏山、王家大院等景区都实行入园必检,坚持“一人一测、一人一码、积极应对、全力配合”的处置原则,严禁接待中高风险地区游客,全面做好景区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他们积极做好防护引导,在景区入口设立佩戴口罩标识标牌,在景区内安排专人随时提醒游客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并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此外,认真做好景区消杀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工作人员定时定点对景区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在各洗手台都放置了洗手液、酒精等防护用品,为游客打造一个安心、舒适的旅游环境。
乡镇:加强源头防控筑牢疫情防控网
乡镇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为坚决守好基层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灵石县各乡镇、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常态管控,切实做到责任分工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执行纪律到位,坚持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任务。
“您好,请配合我们测量体温并登记一下相关信息。”近日,记者来到翠峰镇沙峪居委会疫情防控检查点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外来车辆及人员进行量体温、查验行程码等检查,同时,提醒居民佩戴口罩,安全出行。
翠峰镇沙峪居委会工作人员张瑞云说:“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齐上阵,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进行拉网式、全覆盖追踪排查,严控外来人员流入。同时,我们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严控聚集性活动,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辖区营造浓厚的疫情防控氛围。”
据了解,为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灵石县各乡镇、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会议,对疫情摸排、跟踪管理、健康服务、宣传发动等情况进行全面掌控,层层压实责任、层层落实措施,织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社区“防疫网”,形成了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为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切实加强源头防控,在灵石县坛镇乡,工作人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