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灵石县牛王庙村的典故你知道吗

中华文明,典出山西。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点击收看的是由黄河新闻网全新打造的多媒体历史文化系列品读节目《典出山西》。我是主持人李渊。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独立文化学者王中力老师。王老师,欢迎您。主持人好,大家好。这一期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地名典故是——牛王庙村。牛王庙村,位于灵石县的南山上,原名长坡村。牛王庙村的牛王庙,是为乡贤牛牛建的祠庙,不同于民间供牛王神之庙。民间众神中的牛王神,是保护耕地牛平安健壮,不染疾病、不被偷盗的神。在唐朝初年的时候,长坡村有个属牛的人,村里人都叫他牛牛。说也怪,牛牛一生专门做买牛卖牛的生意,牛牛在小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和牛打交道,从十岁起,他每天除去吃饭睡觉的功夫外,就和牛在一起,不是牵着牛去放牧,便是骑着牛在村里游耍。稍大之后,还学会了一套驯服牛的本领。村里大小几十头牛,再调皮不听主人使唤的,一到了他的手里,就会变得服服帖帖。因此,村里人都称他“小牛王”。牛通人性。牛牛成年后,凭着自己的爱好、招数和眼力,开始做起了买牛卖牛的生意。不论是县内大集小会,还是周围县份的牲畜大会,他都要去赶;或是替别人相看,或是自己买卖,每次都能赚到很多钱。没几年功夫,牛牛便成了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的有钱人物,建房、置田、娶妻、生子……自当不别说。干什么象什么,爱一行钻一行。再说牛牛向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每逢过年过节,总要到村里的各家各户走走,顺便给那些穷苦人家送点钱粮,并且从来不让人们说谢,更不要人们偿还。对此,村里人无不感戴他的恩德。心善,行善,自有人们的爱戴。唐太宗贞观元年(也就是公元年),并州、潞州、蒲州等地春天遇到亢旱,长坡村也不能幸免,全村家家户户秋庄稼种不上,夏粮又没有收成。牛牛出钱粮帮助全村老小度过了灾荒,迎来了秋季的甘霖,种上了冬小麦。朴实的农民,平时看的是善心,困难时显的是恩德。牛牛寿终正寝后,长坡村的人无不痛哭流涕,争相为他送葬,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牛牛的大恩大德,村里人纷纷捐钱出粮,在村中为他建了一座乡贤祠,特意取名为“牛王庙”,并将长坡村改名为“牛王庙村”,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典出山西》的典故是牛王庙村,牛牛为帮全村老小度过灾荒,备受人们爱戴的牛牛成了“牛王庙村”的名人。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些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转载黄河新闻网典出山西

赞赏

长按







































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xw/37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