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少林武僧,也是时尚海归,25岁那

天下武功出少林

一提起中国功夫

人们都会想到少林寺

少林功夫是中华武术的象征

少林武僧是少林功夫的符号

那么,你心中的少林武僧是什么样的?

江湖味道?

侠肝义胆?

威严肃穆?

狂拽炫酷?

有人认为他们整天行走在江湖中

路见不平拔刀助

也有人认为他们拥有天下无敌的功夫

傲视群英

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只会舞刀弄枪

……

有这样一位师父

他不仅是功力高深的少林武僧

还是才华横溢的时尚“海归”

他自幼在少林寺生活

13岁跟随少林武僧团旅居海外

22岁回国后

在阳泉永清寺求得具足戒

25岁任山西灵石资寿寺住持

近十年的海外游学经历

让他与传统的僧人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居士们都称他为“潮僧”

当传统的千年古刹资寿寺

遇到了时尚的“海归”住持

他们之间

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延邦法师

会说外语,会医术的武僧

年,年仅10岁的延邦法师,来到了少林寺,进入了武僧团。在少林的影响下,他小小年纪便种下慧根。

3年后,在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的支持下,包括他在内的18个武僧远赴欧洲,弘扬少林功夫。除此之外,去欧洲的各个国家参学、游学也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延邦法师说:“我们不是传统的武僧,传统的武僧只是练武,而我们18个,要学习禅、武、医、外语。”

▲图右:小时候的延邦法师

三年的少林生活,近十年的海外游学经历,使他成为“全才”,他不仅精通佛法和少林功夫、擅长禅茶之道、懂古琴、懂书画,还懂互联网、管理学和摄影。

年,22岁的延邦回国了。

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山西阳泉永清寺,求得具足戒。

受完戒,他走到灵石,遇见了资寿寺。

千年资寿寺迎来20出头的住持

唐代咸通11年(年),资寿寺创建,古刹殿宇巍峨,飞檐四挑,楼阁高耸,亭台林立。

千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消逝,资寿寺渐渐沉睡,世人好像已经遗忘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千年古刹。

年8月21日,《资寿寺委托管理合同书》在少林寺签订,25岁的延邦法师成为资寿寺三百年来的首任住持,他带领23位少林僧人来到资寿寺,他们的到来,为资寿寺注入了无限生机。

从此,资寿寺不再空无一人,从此,资寿寺如获新生。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进来,让资寿寺走出去?成为压在延邦法师心头的一块石头。

“要做好资寿寺的传承,必须寻找一个载体,”延邦法师感叹道:“文化节便是这个的载体,我打算每年8月18日,都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节,让大家走进资寿寺,认识资寿寺。”

提起资寿寺,人们最熟悉竟然是它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曾经轰动全国的资寿寺18罗汉失窃案。

年12月26日,位于三大士殿到底18罗汉头像突然失踪,后经倒手,全部流落境外。几经周折,年3月29日,著名台商陈永泰先生花费巨资将其买回,并无偿捐赠给资寿寺,这成为海峡两岸共同保护中华文物的一段佳话。

而延邦法师想到的让资寿寺重生的第一个点就是这18罗汉。

年,正值18罗汉回归18周年,8月18日,延邦法师邀请18位主法的高僧大德,纪念这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延邦法师的努力下,年8月18日,“首届灵石少林资寿文化节暨纪念十八罗汉头像回归十八周年”圆满成功。

年8月18日,为期七天的“第二届少林资寿文化节暨首届冥阳两利水陆祈福消灾大法会”隆重举行。

这次法会是资寿寺三百年来的第一次水陆法会,祈愿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国运昌隆,人民安康,永离病苦;祈愿檀越信施消灾延寿、合家如意、吉祥平安;超荐各人历代先祖、内外宗亲、累世冤亲债主、堕胎婴灵等众往生极乐莲邦。

善用互联网的潮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佛教很落后,消极避世、与社会脱节!但延邦法师用他的行动告诉世人,佛教其实非常入世,他说:“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是我们出家人该做的。”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与普通的和尚都不一样。在欧洲参学时,他学习的专业是互联网管理,特殊的教育背景,让他懂得利用互联网的重要性。

▲为了让大家认识资寿寺,他经常拿起相机,记录资寿寺的美;

▲为了让大家认识资寿寺,综艺节目《闪亮的爸爸》节目组进入寺庙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家认识资寿寺,以资寿寺为背景的网络电影《师父下山了》开拍了。

佛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每一种法门都有它的展现形式。通过摄影、通过镜头,展现资寿寺的每一个角落,是延邦法师正在做的事。

“很多人都说我潮,其实潮不潮在于根本,不在于外部。”延邦法师说:“佛法也好、摄影也好,都只是方法,他们总是认为我在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事,但我认为我的根本没有变,我想让更多的有缘人了解资寿寺,了解中国佛教的文化。”

的确,延邦法师的根本没有变。

晨钟暮鼓、早晚功课、佛教里面的礼仪规章,他依旧一丝不苟的每日完成,他严格遵守着千百年来佛教流传下来的传统规范。

原来,他有一颗文艺心

作为三百年来资寿寺的第一个住持传承人,延邦法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三年前,他接管资寿寺时,这里空无一人。

为了让人们进入寺庙不再有门槛,他排除各种艰难、废止门票;为了让资寿寺走进人们的视野里,他用各种方法宣传资寿寺;为了让资寿寺能有更好的传承,他立志建立资寿寺大文化园。

保护老庙传承,建立新的传承区域,是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需要征收土地,并盯紧工程规模、进度、质量等各个环节,亲力亲为的态度使人钦佩。

他甚至曾因劳累过度而心脏衰竭,但他无怨无悔,他将耗尽毕生心血重塑资寿寺之美。

看到资寿寺正在一步步的步入正轨,延邦法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于资寿寺,我不是过客,是归人,我的使命是延长它的生命和恢复它的传承。”

回首当初,初入资寿寺时,延邦法师被它的魅力折服,匆匆一瞥,他便爱上了这里。

他经常在朋友圈发表一些文字,从他的文字中,你能看到他的那一颗炙热的文艺心,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下吧!

?流年菲薄,幸运如我。资寿是我的情人,虽岁月流逝,但风雅永存。感恩始终有你伴我走过兵荒马乱,又伴我鲜衣怒马放歌苏溪月下。愿得到的都温暖相伴,失去的都有人成全。愿它年如昨不负流年,结伴走过这最好的世间,溪流千里,安若从前。纵有末世,不改欢颜……

?资寿!许我半亩良田,平方一间,许我夏沐凉风秋赏月,春看百花冬听雪,许我得少自在不问花开几许,岁月静好淡看云卷云舒,吾说,倾心相遇,安暖相伴,吾言,几杵晨锺照大觉,一瓣净心可资寿。

?我渴望,成为苍殇衲子。纵使岁月早已泛黄,也能苍翠如初。做一个不惧怕孤独的人,甘愿清淡自持,在喧闹而奔忙的世界中,同资寿平静地往前走……

?三年前的今天,接管资寿,大抵是有着和今时一样的画面,蓬勃中隐含萧瑟,绿肥红瘦之间,暗藏秋凉滋味。如同资寿故事,从接管荒凉,到当下嫣红,只烟云一瞬。回望空华一现,纵然被悉数事态辜负,却终究装点了苍绿流年,盛况难忘却。此时,因境心生,再写下这样的字句,却已然没了心事缱绻,只有同理想相随,同资寿相行……

资寿寺简介

初名司宾寺,俗称苏溪寺,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苏溪村。

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相距3.5公里。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重修于宋。

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

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

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

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年)动工重建寺宇。

至明正德十六年()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

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和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

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总占地面积达余平方米。

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

寺后青山连绵,寺前溪水潺潺,山环水绕,水秀山青,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年6月25日,资寿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年,嵩山少林寺全面托管灵石资寿寺。

少林寺的禅宗核心、佛教文化与自首的文化底蕴的融合,将会让资寿寺昔日风采重新焕发,共同弘扬佛教文化光彩,弘法利生。

采访编辑:李佩玥

摄影摄像:延邦法师张颖楠张超周信堂

●神了!村里惊现一个“怪和尚”和“菩萨”,上万村民烧香祈福……

●因为拥有人类的灵魂,它被囚禁30年,抑郁离世,最后心愿让人痛心!

●从小被预测活不过13岁,皈依佛门度此劫,演活“济公”,再演“弘一大师”……

●两个字,道破人生成功秘诀!值得所有人看看……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早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xw/44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