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美

美食不美

中国美食名吃数万种。很多都和皇帝、名相、豪门大家、文化名人相连。据考证,这些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假的。

第一,美食和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第二,美食也不美。

第三,美食文化打造不超过三四十年。

首先,面食中,面的美食品种造假是重灾区。历史名面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假的。因为中国小面历史不久长,秦汉才可以磨制小麦,汉代才可以有面粉。所谓三国馒头就是骗局。唐代才有面条,发酵面蒸制馒头的历史更短。清代才仅有几个面食品种。民国时期,馒头、面条还是奢侈品。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馒头、面条才是家常便饭。所谓的百年老店、千年名吃都是忽悠。

其它的更是笑话满满。很多美食名吃文化不过三、五十年,一吹嘘至少千儿八百年。古代人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你咋那么能?

中国人如何吃饭?远古时期,三千年前,一般社会人民根本没有炊具。谈何吃菜、吃饭、喝粥?石头的难加热,金属器具贵族人士独享。陶土的不耐烧。更很少的精细器具烹制植物的种子、页、根、果等。肉食一般火烤,很少煮熟,更谈不上炖、煨等,也谈不上添加香料,食盐都是奢侈品。什么酱、油、醋····想都不用想。老百姓生吞活剥,吃的很差。寿命很短。因吃坏肚子而死的一直都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秦汉这样,唐宋也好不到哪里去。别看唐代诗人吹嘘的美食比比皆是。其实,诗人社会地位和生活以贵族生活和身份为主。煮一锅加盐的食物都是幸福生活在招手。

宋代出现铁器。但还是以生产工具和战争等需求为主。高档的炊器有铁的。现存的有几件?陶瓷都是奢侈品。陶瓷的耐高温、可以加热。大家能炖一锅连汤带水的食物都是美味佳肴。更别吹什么菜肴、菜系。还有什么面条、糕点、大菜、宴席、全羊、全牛·····

明清时期,铜器、锡器等比较普遍,大家才在日常生活使用它们来吃熟食、热食。才比较健康的饮食。人的寿命才比较长,因吃的病患才逐渐退到其它病患后面去。

民国时期,铁器,主要还是不再闭关锁国的中国开始对世界开放,世界先进的饮食器具和食材等才进入中国市场。让人民大众普遍受益。中国饮食才翻开新的篇章。想想,三千年饮食,都是极其简陋和底下的。么有什么技术含量和比较高的科学技术。那些还沾沾自喜,意淫中国美食三千年第一的所谓砖家学者该醒一醒。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高速发展。炊具、食材、饮食等才正常化、合理化、科学化。中国饮食文化才开始新的一页。

纵观中国饮食历史三千年,这三四十年超越三千年的综合。这三四十年,才真正有了中国饮食文化和文明。

大家胡吹是因为我们国情就是意淫自己。明明住在羊圈一般的环境,为了掩饰丑陋,就把羊美化成杨贵妃。一个整天围着杨贵妃的,不是满鼻子腥膻,而是唐明皇。揭穿这些邪教思想,我们还有啥可以自欺欺人:厉害了,我的锅。

这里简单戳创慈禧太后吃的豫西小吃譬如:观音堂五香牛肉、大营麻花等。

这些豫西的小吃都有一个雷同的传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市,路过豫西这些地方,地方官献上,慈禧太后一尝尝,凤颜大悦:这个美食名吃!

历史上,慈禧太后西逃线路如下:

年:

8.15京城出发——8.16岔道村——8.17榆林堡——8.19沙城——8.20鸡鸣驿——8.21宣化府——8.26怀安县——8.27天镇县——8.28高阳县——8.29聚乐堡——8.30大同府——9.3怀仁县——9.4朔州山阴县——9.6过代州雁门关——9.7驻跸园平镇——9.8沂州——9.9阳曲县黄土寨——9.10太原府——10.1徐沟镇——10.2祁县——10.3平遥县——10.4介休县——10.5灵石县——10.6霍州县——10.7赵成县——10.9平阳府(临汾)——10.10襄汾县——10.11曲沃县侯马驿——10.12闻喜县——10.14安邑县北相镇——10.15临晋县——10.17蒲州府——10.18风陵渡上阳村——10.26西安府。

慈禧太后没有经过河南。难道?豫西是山西?陕西?要么,这边父母官去山西、陕西接驾?要不?慈禧太后神游豫西?

历史常识:皇帝、贵族饮食和人民大众根本不一样。也不是一个档次。他们不会让人民大众知道和学习、模仿。他们这等畜生一般的东西确自以为是天子,是神。人民大众是鬼,是低贱的。这些邪教思想是错误的,需要批判的。

我们做美食的还胡编乱造一些低级下流的文化。这些侮辱大家的智力和社会的文化不可取。

这篇文字目的就是要感谢来之不易的饮食生活并传播我们人民大众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厨师们的聪明睿智和工匠精神。

中原美食杂志主编王秀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zf/108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