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蓝字微灵石 天降灵石灵动一方
“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作为晋中与晋南相依的天然屏障,纵贯山西南北的交通干线无可选择,自古以来必选灵石。
在山西灵石吕祖庙内,有一块奇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相传该石系女娲补天时遗落于此,隋开皇十年,文帝杨竖北巡开挖河道,获此巨石,以为祥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因石而名,也注定灵石因“石”而兴。灵石缘于煤、兴于煤,她走过的每一步,都有浓重的资源痕迹。
作为全国六十一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灵石素有“矿藏之乡”的美称,境内已探明的煤、铁、石膏、硫铁矿以及铜、钼、钛等矿产资源达32种。
建设年代,灵石以煤炭初加工为特色的精煤工业迅速崛起,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精煤之都”。
世纪交替,又一项新的任务摆在了26万灵石人民的面前——转型发展!
转型综改先行先试
作为山西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县之一,灵石县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着力推动转型跨越,逐步成为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灵石县要求煤焦企业拿出不低于税后利润三分之一的资金建设地面转型项目。由灵石存山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北斗导航智慧应用云计算平台项目正是这类企业的典范。
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灵石正在为“兴于煤,而不困于煤”而努力。位于静升镇集广村的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项目是以铝镁合金与生铁铸造、加工为主的新型环保制造项目,主要产品为重型卡车、小型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零部件和民用产品等。该项目是灵石县洗煤企业转型转产的典型代表。
此外,灵石中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简称项目)已经正式投产达效;山西聚义实业集团90万吨/年煤矸石制纤维项目快速推进,完成了主打产品由煤炭初级产品向无机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
诸如此类的项目,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强力推进着灵石的转型综改。
如今,通过煤焦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和个人已经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生力军,接续替代产业开始崭露头角,正逐步成长为灵石县跨越发展的新竞争优势。
小核桃大希望
沟壑纵横的灵石,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小小的核桃却带来了大大的希望。“十二五”期间,灵石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强县、核桃经济大县、文化旅游名县“三县”建设,“核桃经济大县”建设已经成为灵石县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灵石县把核桃作为“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加大核桃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做大做强做优核桃产业链,大搞核桃产业规模化、园区化建设,真正使核桃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同时,灵石围绕“一村一品”大力推进规模养殖、设施蔬菜、小杂粮和生态园产业建设。
至此,灵石清洁型、生态型、绿色型工业特色开始显现,以核桃为主、设施蔬菜和规模养殖为补充的特色农业,正逐步让灵石转型生态富民,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杰地灵锦绣灵石
在灵石这样一个承载了太多符号的地方,只有行走其间,才能真正感受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自古就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有这种底气的,正是位于灵石的王家大院。走进院落,黄钟大吕般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屋檐、窗门上的木雕、石雕、砖雕,讲述着晋商的文化。王家大院与崇宁古堡温泉酒店互通,中式古堡的历史感和神秘感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溪夜月”,十八罗汉头海外回归,让千年古刹资寿寺名扬天下;
更有那“华北绿肺、天然氧吧”的石膏山,“天开红崖、灵动峡谷”的红崖峡谷,已经双双成为景色迷人的国家4A景区。
灵石坚持实施“文化旅游名县”战略。全力打造“古镇大院文化名地、山水休闲旅游胜地、中国版画艺术基地”三张文化名片。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符号,发展文化产业,赋予了这些文史古迹崭新的山水人文魅力。
灵石县灵尚绣品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静升镇尹方村。展厅里一幅幅用绣花针、剪纸刀创作的作品光彩夺目,呼之欲出。
王家大院依托力群、牛文两位灵石籍著名版画家的响亮品牌,建立了力群美术馆、牛文美术馆,在景区内筹建中国版画创作基地。工作室内,版画工作者仍在延续着刀尖上的文化。
诸如此类的项目仅仅是灵石文化旅游事业的一隅,但却最直接地折射出灵石人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和转型跨越的强烈愿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民生大于天,它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灵石对高龄老人提供生活补贴,惠及了万名老寿星,老年大学的创办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灵石大力增建幼儿园,并且“民办变公办,学费大下降”,幼儿“入园难”的问题逐步解决,实现了“幼有所教”;
灵石主动融入综合廊带和“介孝汾平灵”城镇组群,打造大县城,发展特色镇,建设中心村,城乡建设全面铺开。如今,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村镇建设与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具有灵石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的逐步构建,为灵石的转型跨越提供了空间支撑。
灵石特别把道路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灵石大地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搭建起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大动脉,而遍布田陌原野和高山深谷的农村公路,更被乡亲们亲切称为“民心路”和“小康路”,为灵石发展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动力。
此外,就业、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工作正在完善,“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让灵石人民倍感幸福。
一个个大刀阔斧的改革决策,一个个飞速跨越的建设项目,展示着灵石人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走进今日的灵石,大街小巷,充盈着“转型跨越”的浓厚氛围。26万灵石人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着最美的乐章,一个绿色、富裕、和谐、幸福的新灵石已然光华绽放。
……………………今日推广……………………
领券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公司正在开发特为工作稳定的工薪族和微商朋友们量身定制了几款低门槛贷款产品贷款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快捷。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您的资金需求!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