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从玉石文化寻找上古神话
了解了玉石文化与神话的关系,找到了上古帝王钟爱玉石的原因。
自上古开始,玉石为什么与神话有密切的关系?
超级喜欢玉石的作者如何发现玉石神话秘密的?
是不是你随身所佩戴的玉石里面都有一个神灵?
一、玉石是打开上古神话天堂的钥匙之一玉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符号之一,被视为贵重的宝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代表着美好的品德、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玉石在我国上古文化和神话文化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而且独特的地位,特别是作为巫师与神明通灵的媒介,与上古神话、神话传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些上古遗址出土的玉器中的图案、纹饰和图腾与上古神话和传说有关。在古代的玉石器中,常常刻画了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仙人、神兽等形象,其出现与上古神话的故事和信仰有直接的联系。古代文人和学者也通过玉石文化来解读和研究上古神话,研究古代的玉石器、文献记载和传统的文化习俗,寻找上古神话中的线索,理解和还原古代神话的内涵。
从玉石文化寻找上古神话的逻辑,具体简述如下。
玉神物论,玉石被赋予神奇的属性新石器时代,玉器被认为是“神物”。《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记载,“玉者,石之美者也。凡有文者,皆为有鬼。”玉石,都具有神秘的力量。
东汉时期吴地有《越绝书》的记载,“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黄帝以玉为尊,用之砍伐树木,广建宫宇,穿凿土地。
后世还有屈原的《离骚》记载,“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dài,车)而并驰;驾八龙之蜿(wān,弯弯)蜿兮,载云旗之委蛇(wēiyí,神兽蛇);抑志而弭(mǐ,玉骨做的弓)节兮,神高驰之邈邈(miǎo,遥远)。”
又有白居易的《赠王山人》,“玉芝观里王居士,服气餐霞善养身。夜后不闻龟喘息,秋来唯长鹤精神。容颜尽怪长如故,名姓多疑不是真。贵重荣华轻寿命,知君闷见世间人。”
......
玉神物理论大概包含三层含义:神的寄身之物、神所享用的食物、通神的媒介。
玉石或玉器可以成为神灵所寄身的载体
这些被视为神明所居住的玉石或玉器被认为拥有超凡的能力和能量,以玉石或玉器奉为宝物,特别是昆仑神玉,用于祭祀或崇拜的仪式中,以期能够得到神灵的保护和加持。小心,你的玉中有红颜哦。
昆仑神话主要记载了人类从诞生到发展的重要历程,距今已有60万年的历史。昆仑神玉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力量,因为有同样久远的历史。昆仑神玉五彩斑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
现实中,青海东昆仑山万宝沟的三岔河玉矿,产出的昆仑玉品种最多,色彩最艳丽。这个神话,“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从此之后,昆仑山有一个玉宝沟,也叫万宝沟的“神话”传遍世界。昆仑玉提供了奥运会需要的青玉和白玉原料,大家可以去旅旅游,看看。
玉石或玉器被认为是神灵所偏爱的食物人们相信神会以某种方式吸取或吞食玉石的能量,也就是很多神话故事里面所谓的富有灵力的灵石和灵玉,从中获取神性的滋养和力量的补充。不少修仙神话中,以灵石作为修仙者之间的货币理由在于此。
小仙小妖们能够不断地有玉石吃吃,是不是比人间的吃货们都幸福?
人们会将制作精美的玉石饰品或雕刻成各种形状,供神明们享用,并相信这样能够获得神的庇佑与福泽。陪葬物品里面出现力量玉石或许是期望逝者升仙的表达,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就是典型的表达。
汉代是继新石器时代和商代之后的第三个玉器发展高峰期。汉代也是道教形成的初始时期,佛教同时得到引入和发展。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难道,他们都不担心死者成神后将玉石吃完,然后会饿吗?托一个梦,再多要一点吧。或者,他们是将玉给死者用来进奉(贿赂)给天神们的?也算是一篇孝心了。
佛说,“是啊,古代帝王多孝顺啊。祖宗只要玉石在手,成仙成佛,统统不在话下。”
圣贤说,“古人今人仍有那么多热衷于修仙问道的,或许,都不过是人性的弱点罢。”
我说,“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你们的“神”是遥远的,求神不如求己啊。”
上古帝王说,“你想多了,这一切不过是为维护统治的工具和表演。”
“哦,原来如此,我傻了,单纯了,单纯了。”
是啊,谁又不是在演戏呢?上古世上各势力,宗教、巫师和“异兽”,到底谁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