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向往一种清雅生活,竹清松瘦,疏影横斜,云窗月户,茶香隐隐。学士街天官坊肃封里便有这样一处地方,这里曾是明代大学士王鏊故居的一部分,如今则是苏州砖雕博物馆的所在。灰调子与雅致的气韵无处不透露着苏作之美,孟强便是此处馆长,水土和之,以火烧之,以木塑之,以金刻之,属于砖雕的五行之美,他从未割舍。
庭院回廊,书斋雅器,如澹澹溪水,涤荡人心,与其说是一处展馆,不如说是一处文人空间。不知从何时起,砖雕博物馆内,除却砖,又多了石,或方寸之地,或盈盈一握,或案头清供。赏石,逐渐成了孟强生活的一部分。
众仙图
石者,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奇石素来与山水相伴同行,故“仁且智者乐石”。作为较高的生活美学,赏石便像前人所写对联“山家除夕无余事,插枝梅花便过年”一般,从容不迫,非刻意为之,却优雅至极。自古而来,徽宗赵佶“积石筑山”,苏东坡为其书房题名“雪浪斋”,米芾拜石……皆成佳话。
“趣味无争辩”,大致便是赏石的趣味所在,于千万人眼中呈现千万姿态。是也?非也?无从断定,万变不离的是与石之共鸣。诸如冠云峰、玉玲珑、绉云峰等,从一块自然界的普通石头,登堂入室,俨然成为了美学的主体,成为人们倾慕、敬仰的对象。
孟强爱石,为其造画,为其记文,为其配座。他曾撰文《气卷烟云漫沧海》浅谈赏石之气韵。在他看来,石有势,兼具气韵,如果说诗人是用语言塑造形象,艺术家用形象营造意境,那么赏石则是以气韵塑造灵魂。赏石若有标准,则是气息的不同。
文人赏石是精心雕琢过后的艺术品。心手一体,与石相融,而后石又有了新的生命。十年前第一件作品《停云》问世,孟强就再难收手。分明是很普通的物件,透过双手,会变得趣味非凡。而所谓琢石,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他,只为心头所好,少一份繁复,多一份本真。
孟强亦好为石配座,一曲一凹,皆有讲究。赏石的唯一性,决定了其底座的唯一性,唯有上下呼应,融为一体,才不算辜负美石。然要达到“天衣无缝”之境,须大量实践支撑,须无数次动手证实。朋友说他已入痴,他却直言,如若不痴,无法成事。这大概便是文人的精神气质吧。
石者,多含蓄,孟强始终认为赏石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修养,明叶燮有言:“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赏石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文化与艺术修养。赏石之娱,或乐于表,瞬间而过;或乐于心,受益其身;或养其神,通灵顿悟。
赏石之美,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强
祖籍山东,年出生,工艺美术师。先后毕业于江西南昌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苏州砖雕博物馆馆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苏州博物馆协会理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师。
原创美文
艺文生活
苏州艺术志微店穿越门
丛零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