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观建筑山西灵石资寿寺画塑双绝

资寿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距离灵石县城约8公里,从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西行5.7公里。寺内现存大型元明壁画,堪与名满华夏的永乐宫壁画相媲美。以十八罗汉为代表的明代彩塑更是匠心别具,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资寿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总面积余平方米,分前后三进院落,共15座殿堂。入寺有甬道直通后院大雄宝殿,有两进院落,每进院左右有廊房配置,边院有僧舍、禅堂和藏经楼。整个寺院建筑既参差错落,又浑然一体。前院沿中轴线有山门、仪门、金刚殿、天王殿,旁有钟鼓楼和东西配殿等建筑,后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周围有弥陀殿、药师殿、地藏殿、二郎殿、弥勒殿、三大士殿。各殿内共有壁画.34平方米和彩塑百尊。以元代壁画和明代彩塑艺术著称于世,并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名扬海外。作为千年古刹,资寿寺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壁画。资寿寺的壁画既有外来艺术的痕迹,又有强烈的本土风格,汇聚了唐宋元明历代不同特征的大量壁画。

二是明代彩塑。资寿寺有大小塑像余尊,其中大的3米有余,小的不足10厘米,无论是表情动作、衣饰着装,还是着色用彩都堪称明代彩塑艺术的上乘之作。

三是药师佛殿的藻井。药师殿殿顶的装饰堪称一绝,尤其是正中的两组藻井,一大一小,一方一长。其中大的是由组斗拱,分四层向上叠涩收缩而成,中间雕刻鎏金八卦蟠龙;小的由组斗拱分两层叠涩而成,中间为二龙戏珠。设计奇巧,制作精细,色彩明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这些古代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结构奇巧,雕梁画栋,碧瓦凌空。屋顶三彩琉璃瓦覆盖,制作精巧。

------资寿寺外景------

------药师殿------

------药师殿藻井------

------大雄宝殿------

------弥陀殿------

------观音殿------

------罗汉殿------

------天王殿------

------竖三世佛殿------

------地藏殿------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宋、元、明曾多次重修。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资寿”之名,源于“祝帝道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修寺意在期盼人人长寿。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

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腹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年)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唐五代十国宋辽金木结构古建筑(新发帖)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山西古迹|晋北忻州朔州大同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古迹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八座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国保山西|唐五代宋辽金元明寺观壁画赏析

中式营造丨记录五台山台怀镇之外国保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记录五台山台怀镇内宗教古建筑群

中式营造丨晋东南考察之-晋城地区部分国保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晋东南考察之-陵川地区部分国保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记录晋东南-长治地区国保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记录晋东南-平顺地区国保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记录晋东南-潞城地区国保古建筑

中国寺观壁画丨山西晋城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

保山西|浊漳河谷地区八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国保山西

晋东南-高平千年古刹崇明寺

国保山西

最古老的戏台-高平王报二郎庙

国保山西

晋东南-大阳古镇元代巨构汤帝庙

国保山西

晋东南-西李门金代二仙庙

国保山西

晋东南-长治看寺村正觉寺

问道?晋东南

考察回顾-俗称先有崇安寺,后有陵川城的古陵楼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Construction

欢迎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了解更多中式文化开启传统建筑之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zx/135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