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这个养猪人被报道

来源:晋中日报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初春时节,天气渐暖,处处充满生机。走进介休市龙凤镇河东村,几座大砖房整齐排列,格外显眼。户主李晓渊向我们介绍,再过20多天,猪舍里的多头育肥猪就要出栏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这批猪出栏能卖40多万元。对他来说,一年的辛苦不仅没有白费,而且还能见到回头钱,想到这儿,李晓渊的干劲就更足了。“只要把它们照顾好了,好日子就不远了。”

李晓渊养猪已经5年了,以前单打独斗,对于市场行情、饲料配比、疾病预防等都不是很清楚,用他的话说就是“蛮干”“瞎干”,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但一年下来收益却不好。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本想靠养猪致富的他备受打击。年,介休市义棠镇鑫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经朋友介绍,李晓渊成为了合作社一员。有人专门分析市场行情,有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不仅降低了养猪成本,成活率和出栏率都提高了,他的养猪场逐步走上正轨。“合作社不仅提供猪苗、饲料等,还帮助我们解决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可以说是全程一条龙服务。”李晓渊一边喂饲料,一边说道。鑫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合作化、规模化、现代化、健康化生猪养殖,形成一套科学的养殖经验。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防疫,实现抱团发展,再加上技术培训和支持,提高了广大农户的养殖水平,逐步实现了生猪产业由“小、散、乱”向“大、精、强”的稳步转变,成为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做到规范养殖、科学管理,合作社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养殖户解疑答惑,进行技术知识普及,提高大家的养殖水平。不到两年时间,合作社已覆盖到介休市义安、连福、义棠、洪山、宋古等多个乡镇,灵石、孝义等地的养殖户也纷纷加入进来,现在合作社共有养猪合作户户,生猪年出栏量预计能达到5万头左右。现在,李晓渊的养殖业搞得红红火火,别看每天忙忙碌碌挺辛苦的,他却觉得格外充实,生活越过越有滋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投稿、爆料领红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shizx.com/lsxzx/142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