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围村难破?晋中灵石有招编辑时间:-10-07浏览次数:5次
农村污水问题事关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成效。为让农村告别污水围村,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建起县、乡、村三级治水网络,不让一滴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汾河。
县乡村“三级治污”,告别污水臭水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是汾河干流县之一,河流两侧村庄众多。许多沿河村多年依靠一条管道,将村里污水直排入河,河水污染,村边也臭气熏天。
“县城生活区有15万人,全县每天5万多立方米的污水直排入汾河的干、支流。”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灵石分局局长李建富说,年以来,当地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县、乡、村三级治污网络。
灵石县县长郭建雄说,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源头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减少污水排放,首先需要在源头做文章,控制污染源。
据介绍,灵石县近年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工业污染源问题,投资2亿元搬迁、关闭汾河沿线68户污染企业,完成14座煤矿矿井水提标改造。对农业污染源,完成禁养区19户养殖企业搬迁、20户养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通过建立“三级治污网络”等全域治理,灵石县域内汾河干支流水质提升明显。半月谈记者在流经灵石县城生活区的汾河支流静升河看到,原本污水横流、因味道大居民不敢靠近的臭水沟,如今已经成了县里的景观带,两岸郁郁葱葱,河里水流潺潺,成了当地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
破解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建立“三级治污网络”,要害在截住生活污水,难在破解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对此,灵石县建成了三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网络,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农村污水基本实现了全收集、全处理。
灵石县杏卜农村污水处理站
“县域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并不现实,在入河的排污口前加一道收集系统,确保少量难以收集到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之前被全部收集。这比较可行。”李建富说。
记者在汾河干支流看到,两岸原本直排入河的污水管道与水面之间,多了一道收集管网,流经入河的污水被收集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入河。
灵石以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的模式,在县城建成2个污水处理厂,沿河的9个乡镇设置污水处理厂,14个沿河农村片区建成污水处理站,17个农村建成污水处理池,并设置污水处理车收集附近村庄的污水。
记者在灵石县杏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看到,杏卜新村和旧村与汾河之间多了一座污水站。污水处理站负责人李文涛说,今年4月开始运行的污水处理站,只需一两人值守,每天处理村里的40多吨生活污水。村民赵晓娥说,以前倒在院里的脏水直接流到了汾河,臭得厉害,现在被村里新修的下水道收集处理,干净多了。
采取新技术手段重点治理农村污水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近年各地对城市不断加大的污水治理力度不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普遍存在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或水平低下的问题,大部分村庄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肆意横流。
农村污水处理被忽视,必将影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和农村时下推进的“厕所革命”的成效。可结合旧村改造等工作,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水平。
面对农村人口分散,“老小村”“空心村”现象普遍的情况,大量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建设和维护成本高、资源浪费等客观实际难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公共财政资金,必然难以为继。
针对此,多位受访人士建议可借助物联网技术打造村镇水务云平台等进行智慧管控。灵石县在农村集中片区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除了收集处理污水站周边村子的污水外,还配备污水收集车,对远处村庄污水进行收集、拉运,再集中处理,即是一种有益探索。
内容来源:半月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