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市长》,时任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因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犀利的言辞迅速出圈,成为了网络红人,而他在片中的一些工作场面也成为经典。
在工作会议上,一位城建系统领导大倒苦水,说手上没钱,拆迁和建设工作无法开展,耿当场要求他辞职,换能干事的人上来,丝毫不讲情面。
在工地现场视察时,耿发现路面铺砖施工质量不行,蹲下身抓了一把砖下的沙土,训斥施工方负责人"你小子一肚子坏水,把我的钱拿回来,不让你干了"!
耿彦波本身就是山西人,36岁就成为灵石县县长。经过充分调研后,他作出了花费万元重修王家大院的决策,要知道当时灵石县年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顶着居民群众的不理解和源源不断的告状信,王家大院重修完成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成为灵石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
五年后,他调任榆次市市委书记,继续着他的大手笔改造城市。拆除了当地有名的违建凌云大厦,重修马路、恢复古迹,如今,榆次老城已经成为了知名的旅游胜地,古老的中国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此观赏。
年耿彦波来到大同,担任大同市长。大同市一向以产煤出名,耿彦波初到大同,考察之后便提出“一轴双城”的建设思路,以御河为轴,将大同市一分为二,把老城和新城分割开来。居民们住在新城,着力发展老城中的古建筑和文化产业。
新的城市规划,必然带来大量的拆迁、重建,其中难度可想而知。耿彦波更每天早上五点他就会来到工地上视察。整个老城,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一天,曾8次晕倒在工地。他的同事说:“耿市长从来不在办公室,他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他脚上的皮鞋,鞋底早已被磨平了,鞋面上也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经过两年的时间,大同市已是焕然一新,老城的古建筑在修缮后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气息,新城也建设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在耿彦波离开大同时,大同的市民们在大街上举起横幅:耿市长我们想让你留下来。耿彦波也是潸然泪下。
年,耿来到了太原,任市长。耿彦波用了五年时间重修马路,把太原大大小小的道路修了个遍,其中,摄乐桥、西山网红路等有名的交通工程更是被众人夸奖。开展了涉及个城中村95万人的太原城市大改造。
一年内,太原搬迁25万人,开始建设17个立交桥、7条地下快速通道、2条地铁线开建、筹划一个机场。
除此之外,耿彦波也在水利、生态以及老城重修方面对太原市进行了有规划的建设,在他任职的五年期间,太原市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60岁的耿卸任太原市市长。
让耿市长在网上大火的呵斥下属和训斥承建商的视频,只是这位“网红市长”的人生履历中,并不起眼的冰山一角,只是因为网络的强大,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