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一直高走
三伏天还没到
已经热到和太阳肩并肩了
阳光虽猛烈,但于人体而言也有好处,因为在阳光充足的夏季,人体的阳气是最旺盛的,特别是三伏天这段时间,正是养阳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又要等下一年了。
1
什么是“阳气”?
为什么要“养阳”?
《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即阳气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阴气形成了身体。阳气,即我们平常说的“元气”,“真气”,它储藏在人体的肾里,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它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阳气旺盛的人手脚温暖,抵抗力强,消化吸收能力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精神百倍,充满自信;阳气不足者,则形同枯木败草,体弱多病,了无生机。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当阳气耗尽,人体就会变成空的躯壳,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所幸的是,阳气不是“奢侈品”,耗掉了,我们可以补充回来,并加以“养护”,就像手机要充电,汽车要加油,才能维持正常机能的运行。
2
如何“养阳”夏季养阳,乃顺应天时之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饮食调养阳气虚弱者,常常怕冷,易感冒,夏季应多进食补阳之品,比如羊肉、香菜、韭菜、豆芽,以及一些时令的水果蔬菜等,不能贪凉阴冷,否则会让我们自身虚寒性疾患(冬病)加重,不宜食用肥甘之品,否则助湿生热。
2运动调摄通过体育锻炼可达到调和脏腑,疏通气血,畅达经络的作用。夏季人体内阳气随大自然的阳气生发,此时应通过锻炼助体内阳气生发,但运动需有度,需预防中暑。
3起居调摄夏季昼长夜短,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比较晚,易造成睡眠不足,因此更需要午休,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得到休息。
3
三伏天艾灸
补充阳气的实用之法
在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中医治未病项目中,艾灸扶阳对亚健康人群的预防与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在三伏天进行艾灸,更遵循了“冬病夏治”的养生智慧: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十三行国医馆根据古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利用夏季阳气升发,体内寒邪内伏不发的时机,以姜绒、艾绒等为原料,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以艾火的温阳之力,唤醒身体的正气,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之效,有助于改善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①铺上姜绒
②铺上艾绒
③点燃艾绒
三伏艾灸不受固定时间限制,三伏天时期内均可施灸,更灵活,更方便!
报名方式长按识别